大学课程改革究竟应该改什么?
作者: 文章来源:
时间:2018-06-04 点击数:
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本科教育,一流的本科教育更需要一流的课程。今天我们所讨论的大学课程改革,很大程度上是以现实课程问题的解决为指向的。
1.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求真
(1)本真。从目前整体课程改革进度来说,容易改的基本都改了,剩下的都是比较难啃的骨头。或者说,现在已经进入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水区,是一场触动灵魂、触动利益的深水区攻坚战。因为,当外部条件建设达到必要的水准后,课改的主要推动力在于“人”主体性的发挥。我们不禁要追问,大学人有没有不忘初心,牢记自己的根本价值和使命?大学人的初心难道不是扎根讲台,精心育人吗?然而,受到当下浮躁社会风气的影响,不少大学人似乎已经忘记了初心,随波逐流,热衷于上项目、拼论文,甚至上了心思赤裸裸对官和钱的崇拜,这是大学人理想的丢失,甚至是教师职业追求的倒退。试想,精神上缺了钙的教师还能培养出有正义感、有责任担当的社会公民来吗?培养学生不要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首先得拷问一下每一位大学教育工作者,自己是不是一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以,这不是对当下每一位大学教育工作者提出的额外要求,这是教师职业光环的应有之义。唯有这样的反思,才有可能过滤思想上的杂质,不断净化大学人的心灵,提升境界,在浮躁的外部环境下能更沉下心来,把心思用在课程教学上,把自己的感情投入进来。
(2)较真。课程改革理念的创新固然重要,而如何真正有效地将课程理念落到实处,在当下则显得更为宝贵。为了进一步加强本科课程教学的中心地位,规范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不少大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如领导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评课制度、教学工作一票否决制度等,旨在引导教师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但是,我们却惊奇地发现,在如此严苛的课程质量管理制度下,无论是教师给学生的考试打分,还是学生给老师的评教得分都不低。为何如此优秀的考核分数不能等价换置为高质量的课程教学呢,难道是我们的错觉?为何我们的课程管理制度会失效?这恐怕与我们缺少一个“严”字脱不了关系。就今天学生群体而言,学习状况令人担忧。根据统计,有的大学学生缺乏动力,厌学,为考试而学习的比例高达77%,而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84.7% 的大学生坦言当前大学生逃课现象严重。相当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学校以怕影响稳定为借口,有意无意地放松了对学生的考核要求,学生一旦入校,管你学不学,都可以顺利毕业。如此零淘汰的“示范” 效应迅速扩散,使得不愿学、不肯学群体的比例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良好教风和学风的形成。为了切实扭转这种局面,现在不少大学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对学生学业进行严格考核的重要性。爱之切,责之深。有的学校也因此出台了学生学业警示制度、学业考核淘汰制度。在严格的淘汰制度压力下,学生学与不学的结果将会有很大差别。试想一下,如果学生都愿意多读书、肯读书、广读书,学生的知识量和知识结构必然会有一个提升,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自然也会增加和改善。一句话,我们不缺制度,缺的是制度的执行力。只要敢于碰硬、执行到位,克服眼前利益,不仅能长久地赢得学生的认可,也会最终赢得社会的认可。
(3)认真。无论多么严密的制度,都不如内心的认同和对教师事业和教学工作的热爱。教材内容再好,那也是教材编写人员的作品,只有课程实施者加入了自己独到的理解,死板的课程才能变活。就像大自然风景再优美秀丽,如果缺少了画作者用心的描绘、用心的体察感悟,就没有办法把它转化成自己的满意作品。同样的道理,大学课堂吸引不吸引人,靠的是教师润物细无声的慢火细炖,靠的是教师俯下身子的千锤百炼。教师只有在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了自己的哲学观后,才能真正将课程教材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把课讲透、讲深,才能在课堂上激活学生的心灵,并在精神上和学生相遇。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担负起学生学习引导者的角色。
除了强调教师在教学上下真功、用真情外,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必定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高质量的课程学习不再是单向度的知识流动传输,而是建立在学生与授课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当学生经过努力达到理解极限这个临界点时,如果能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学生就可能一下子豁然开朗并获得新的认识。这也就很好地诠释了何为“师生共同体”,就是学习目标、方向共同一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只有教师认真地教、学生认真地学,才有可能获得稳定的教学成效和学习质量。
2.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求实
(1)务实。在今天,我们谈及大学课程的改革,绝不是简单地为了改革而去改革,而是要深刻把握当下大学课程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努力解决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必须保持一种严谨而务实的态度。正如有学者所言,我们对课程建设理念和理论的探寻,并不仅仅是为了发表几篇论文,教育研究的最大生命力在于能够影响实践,包括影响教育教学改革,为一线的教师和学生,为各类各级学校管理者提供新视野、新思路和新见解。大学课程改革要取得实效,必须准确把握当下大学课程存在的困惑和问题。无论是大学校长,还是一线教学老师,或是教学管理者、图书管理员、实验员,每一个大学人都应该基于道义和良心,系统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追问一下自己是否真的把学生的学业、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的日常生活放在心上,是否能对学生各种各样的琐碎事、繁杂事多一份耐心、少一份抱怨。在行动上,是否能从自身做起,多一份严格之心、多一份探究之心;站在大学讲台上的教师,是否都力争能有自己的教学心得,都有自己的一份新的理解。事实上,当一个教师能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课程教学“道道”,他也就成为课程教学的建构者和发展者。唯有这样,大学课程改革才能真正接上地气。进而言之,课程改革成功的标准,不是推出了一套新理念、新课程、新方法,而是这些对教师而言的外来之物,是否转化为教师日常教学生活的一部分,把新理念转化为新活法。
(2)踏实。从根本上说,大学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如何实现在有限的课程容量下,最大程度地开发和拓展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成长,逐渐成为一个能自我实现的人。这一切不仅依赖于大学课程体系的整体质量,而且更有赖于每一门具体课程的质量。课程体系大厦根基牢不牢,关键在于烧制的每一块砖头硬度够不够。经常有人说,教育改革不缺口号,缺少的恰恰是如何把一件一件的小事情做实。
具体来说,作为课程实施者,一线教学老师需要研磨打造好每一门课程,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把每一门课程、每一堂课都按照精品的标准来做。我国史学大家陈寅恪在讲授“隋唐史” 时曾经声明:“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这是何种过硬的气魄和精神!有一位教学名师在一次学术讲座上也不无感慨地说过: “上一节好课,或者几节好课是有可能的,但是要把一门普通课程的每一节课都讲得能吸引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能把一门课程讲好是一个硬功夫。在当前学风浮躁背景下,更是对每一位大学人静下来做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一些国外著名大学相比,我们的差距在于:我们习惯上认为的小事,人家是一件一件地把它做好做实。所以,借鉴学习国外课程教学的先进经验,不仅仅在理念上,更在于对事情精益求精的追求。一句话,如果能把课程教学中的每一件小事情都做好做实了,我们距离一流本科课程以及一流本科教育的目标也就不远了。
(3)厚实。说实话,当今的大学课程教学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少一种感动!现在的大学课程教学很像一部部肥皂剧,打打闹闹很热闹,但缺少深度、缺少令人回味的地方,更缺少心灵的震撼和洗礼。为何我们的大学课堂失去了磁性,不再吸引人?教育家梅贻琦说过:“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不求而至,不为而成”。设想一下,如果学校的水池水很浅,教师的思想水库存量也不丰裕,学生能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畅游起来吗?
在当今这个过分崇尚效率、业绩、产出的稍显浮躁和浅薄的社会氛围下,厚实的学风显得更难能可贵。有的教师讲课已经讲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味同嚼蜡、毫无新意,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别人(教材)的话语,令人昏昏欲睡;而有的教师却能一支粉笔,不急不忙中能把别人看起来乏味的知识讲得津津有味。有人讲,教师不就是个教书匠吗?把教材讲活讲透彻,不仅要具有严谨的教风和学风,更需要深厚学养的缓慢积淀。厚学,才能厚积薄发,才能有感而发。能把看似简单的一门课、一堂课讲好,能讲得吸引学生,引领学生探索学问,是需要丰富的科研阅历和人生阅历支撑的。所以,要成为一名赢得学生喝彩的大学教师,唯有在自己的学问上不断求索,不断创新,不断厚实,才能真正成为学子们求学道路上的领路人。
本文(摘自《中国大学教学》2018年第5期文章“大学课程改革究竟需要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