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教师,有的可能是从校门到校门,学士、硕士和博士一路念下来,应聘当了大学老师;有的原先可能当过大学老师,现在再入职任教。不管是什么情况,大学新教师入职后都会面临一些问题,尤其是在教学上,有些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要处理好也不容易。
本文主要围绕10个教学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以期能对大学新教师入职后的教学工作有所助益。笔者为此访谈了三位有经验的青年教师,分别是华中师范大学的孟凡副教授、长江大学的赵映川教授和武汉理工大学的张利荣副教授。
教师是要上课的,新老师的第一次课无疑有特别的意义。其实,教师每承担一门课的教学任务,第一次课都很关键。第一次课要给学生留下一个好印象,这是一个好老师必须做到的。人都有先入为主的心理,如果学生对老师的第一印象不好,那么,他很可能在一学期的课上对老师没有好感,更不可能有亲近感,这样对他的学习兴趣会有很大的消极影响。所以,第一印象很重要。
●孟老师说:老师要展现出风骨,要阳光正派,还要有人文关怀。细节不可轻视,进入教室之前拿个小镜子照一下自己,看看牙缝里有没有塞东西,衣服是不是整齐。
●赵老师说:要尊重学生,要能够叫出他们的名字;要展示良好的专业素养,认真备课,注意个人形象;要衣着得体,提前进教室。
●张老师说:要有良好的着装和仪表,说好开场白,简明扼要地介绍自己的简历、专业教育经历、专长优势,以及对学生的态度等。
给学生留下好的第一印象,是每一个新老师的希望,但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除了孟、赵、张三位老师的经验值得重视外,还要运用心理学的原理,从学生的“痒处”,也就是学生的需要着手。
如果第一次课抓不住学生的眼球,不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真正是在为他着想,无法了解其学习需求,就很难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要了解学生。这就要求老师在走进教室开始上课之前,要做一些功课,研究学生,弄清楚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情况。具体做法有很多,包括:
●第一,查阅人才培养方案,了解学生已经学过哪些课程。大学的课程是有序的,是遵循一定的逻辑递进展开的。有经验的老师往往只要知道教学班的学生是哪一个年级、哪一个专业的,他就知道学生学过什么课程,具有什么知识基础。
●第二,找几位任课教师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情况。作为新教师,对学院的老师还不熟悉,可以向系主任、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或院长求教,请他们推荐几位老师。
●第三,找教学秘书查阅学生上一学期、上上学期所学课程的成绩,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哪些学生学得比较好,哪些学生学得一般,还有哪些学生可能学习是有困难的。
●第四,找辅导员或班主任了解所任教的班、年级同学平时的表现,包括他们的职业追求,对未来的设想等。一般来讲,辅导员和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相对多一些。通过这些途径就可以对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开展第一次教学的时候,就可能有的放矢,目中有人。
●孟老师说: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是吸引学生最重要的因素,要运用一定的教学技巧,把教学内容铺陈开来。要不断地挖掘学生所知的人和事,在课程导入环节,尽量采用学生熟悉的人和事来导入新内容。要抛问题给学生,用问题引导教学。
●赵老师说:课程讲授要理论联系实际,尽量用自己的科研经历和实验数据来说明,以此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有什么用。要关注时事要闻,将讲授的知识与每天发生的新闻联系起来。要告诉学生学习某个知识点的目的,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她看来,教学有法,但又无定法。
●张老师则认为:要了解学生的具体知识基础和认知需求,熟悉所授课内容的框架,以及教学内容在专业课和知识体系中的地位。要把教材和学生结合起来备课,也就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准备教学内容。
三位老师的看法有共性,也有各自的个性。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更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也有自己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学生真正感兴趣的不是别的,是教学内容。
笔者教学的经验是“三讲”“三不讲”:
三不讲:
●凡是学生能看懂的,不讲;
●凡是学生自己可以看得到的,不讲;
●凡是学生自己会的,也不讲。
三讲:
●一是学生看不懂的;
●二是学生找不到的;
●三是学生不会的。
“三讲”“三不讲”,不但能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挑战性[1],如果学生一进教室,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只要去看看教师的课件和教材就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学分,这样的学习没有多大意义,这样的教学可能是在误人子弟。
有的老师说,教学内容太多了,讲不完,要尽量多讲。其实,现代文化科学知识浩如烟海,没有哪一门课可以通过老师的讲授把所有内容都讲完的。所以,真正好的老师特别重视精选教学内容,用教学内容去打动学生,去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斗志和精气神。
所以,在教学内容上,让学生感兴趣非常关键。千万不能照本宣科,千万不能单纯地按教材逻辑去上课。
我国大学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即学生学习不主动,他们主要根据老师的要求在学习,老师说什么内容重要、期中期末考试要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态度,这样的学习不可能养成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让学生主动学习,不仅是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问题,而是事关学生学习态度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孟老师认为:大部分学生都是普通人,因此,教师教学设计的重点要放在大部分学生身上。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让他们进行参与式学习,采用任务驱动和项目驱动的方法比较有效。教师还是学生学习项目和任务的设计师和评价师,学生在完成项目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主动学习。
●赵老师认为:教师要让学生找到学习目标,提高授课的质量,还要加大考试的难度。教师的教学目标要为学生达到学习目标服务,不能把两个目标割裂开来。如果教师只管自己的教,不管学生的学,就不可能让学生主动学习。
●张老师认为: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第一要提高学习的目标和要求,教师最好在开学第一次课就把每次课的学习要求和考核目标公告给学生,比如,要阅读的书目、要做的实验、要写的论文等。第二要考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力和水平,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地域学生的差异组织教学。
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既要让学生集体主动的学习,又要每一个学生都主动的学习。要让学生主动的学习,特别重要的就是要设计好学生的学习。很多老师非常重视设计或准备自己的教,但不重视设计学生的学,学生该学什么、该怎么学、该完成什么任务、要达到什么要求,往往考虑不多,准备不足。
怎么才算准备充足呢?笔者同意要用任务、目标引导学生,不仅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还要使他们将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落实到学习过程中去。也就是说,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师生共同开展的教学活动。
如何让学生主动的学习呢?笔者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在每一门课的第一次课上,我都会把这门课的学习要求详细、具体地为学生进行讲解,使他们对课程学习要求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以后每一次课结束前几分钟,我都会布置下一次课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包括要阅读的书目和期刊文章、要完成的作业等。
●下一次上课,首先看学生的学习情况,每一个人都必须交作业,如果有学生出现了不交作业的情况,哪怕只有一次,就得取消他这门课的成绩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会采用提问的方法来检验学生课前学习情况。
刚开始的时候,有的学生不习惯,存在应付的现象,尽管作业都完成了,但在课前主动学习上没有下真功夫,这是正常现象。随着课程教学的推进,每一次课都如此要求,每一次课堂上都会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也就慢慢地接受了新的学习要求,形成了新的学习习惯。习惯成自然,学生主动学习就成为了一种自觉的行为。
我国大学教学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需要有人去探索、开拓。作为新教师,我们有责任去探索教学改革,尝试现代教学方法。学生主动学习是现代教学的要求,具体的方式方法很多,新教师没有包袱,应该大胆地去尝试。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是包括每一个学生在内的师生共同的事。学习的意义有很多种,教师要对学习有深刻的认识,还要敢于去实践。当然,也不能蛮干,要跟学生讲道理,而且要站在学生利益的角度来讲。教师要用思想去影响学生,让他们改变传统的学习习惯,养成积极主动学习的习惯。积极主动的学习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是被动学习,就是应试学习。
我国大学排课是有规律的,除了集中授课以外,其他课程一般每周2课时或3课时。由于课程门数多、教师都有课时量要求,所以,大多数课程都是一周2课时。每周2课时的课,教师讲多长时间合适?因为上课是师生共同的活动,教师讲课占用的时间多了,学生活动的时间就少了。
每次上课时间如何分配比较合理?
●孟老师说:她在课堂上讲授的时间是分阶段的,首先是新课程内容的导入或者学生思考,然后是知识点的讲授,接着开展小组活动项目等,之后再讲授。每次讲授时间大约15分钟。
●赵老师的做法是上课的前3分钟,会请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随后大约用35分钟讲述新知识,最后5分钟除了总结新知识以外,还会询问学生是否有不懂的地方,或者请学生分享对新知识的认识。
●张老师则是以10~15分钟为一个进程,按照讲述知识点、提问和讨论互动来安排教学进程。在她看来,现在课堂教学非常强调互动,教学中要把讲授和讨论提问有效地结合起来。
我们一再强调,上课不只是讲课,学生来上课不只是听课,这就有一个老师讲多长时间合适的问题。讲课是一种最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可能曾经是唯一的教学方法。
到了现代大学,讲课还是重要的,但讲课也开始分类型,有不同的讲法。比如,在lecture课上,讲授就是最主要的。在普通的课堂上,讲授往往只是一种教学方法。很多老师不懂这个道理,一讲到底,全部课时都给独占了,学生主要是简单接收信息。
在常规的教学设计中,课堂教学时间是有课外学时相配套的。一般来讲,1个课时会有2个课外学时相配套。如果是课内2个学时,则课外有4个学课时相配套,课内课外加起来就是6个学时,这是师生用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时间。课外的4个学时是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这是不是说课内2个学时就是老师讲课的时间?这样理解是完全错误的。
前面讲过课堂上“三讲”“三不讲”,那就是要把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时间腾出来,供学生交流讨论课外学习的收获,展示他们在课外的工作成果。所以,课堂教学时间不全是老师的讲授时间,课堂教学时间也是学生的时间,学生不是以听众或观众身份进入课堂的,他们是来参与教学的,在课堂上要交流讨论,为课堂教学做出自己的贡献。所以,老师要掌握好课堂教学时间。
可以说,老师一讲到底的课,一定不是好课。可能有人会说这个结论太绝对了,有的老师很会讲课,很受学生欢迎。受学生欢迎与是不是好课有一定关联,但并非一回事。
单纯从讲的角度看,有的老师学术水平很高,也很会演讲,讲课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的确可以说是好课。但是,从学生学的角度看,它没有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没有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更没有把课堂变成一个交流讨论、相互观摩、相互分享、共同成长的场域。
换句话说,这样的课堂没有成为师生情感共鸣、智慧的火花相互激荡、相互启发的场所。所以,一讲到底的课不是好课。
●根据研究和实验,一般来讲,2个课时的课堂教学时间,比较理想的分配应当是:老师最多占用1个课时,另外1个课时用来组织讨论、交流、展示表演等。
●1个课时的讲授可以集中讲,也可以分散在不同的教学环节来讲。这就需要老师要精讲,精心准备好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
上课的时候学生是会打瞌睡的,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碰到这种情况,老师应该怎么办?
●孟老师认为,教学设计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保持高抬头率。具体来讲,首先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导入新课程内容,从一开始就激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通过项目设计、师生互动等,保证学生持续的兴趣。
●赵老师说,每次自己都提前到教室,观察学生是否有精神不振、想打瞌睡的,如果有,就讲个笑话,或者直接走到那个学生身边跟他聊聊天。讲课的时候,如果看到某个同学的眼睛在“打架”,就及时点他回答问题,无论他能不能回答出来,都给予他鼓励。
●张老师指出,对学生打瞌睡的现象,教师要管、要制止。如果是教学内容无趣,老师就要考虑改进自己的授课;如果是学生熬夜导致的无精打采,在课上就要劝导。
一般情况下,学生上课打瞌睡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学生的精神就开始处于抑制状态,严重的就会进入梦乡。所以,学生上课打瞌睡是正常的生理反应。我们不能因此认为学生打瞌睡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没有兴趣。
既然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是正常现象,那老师该怎么办?
根据我的观察,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往往不是个别现象,它有“传染”性,这样,就可能出现睡过去一片的情况。所以,对这种现象不能不管。
对待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要管,但要有更智慧的办法。比如,点学生回答问题是一个办法,但不要点打瞌睡的学生,点他前后左右的学生。前后左右的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他自然就再也睡不着了。如果这个时候要保持教学的连贯性,不适合提问,老师可以从讲台上走下来,站到打瞌睡学生的旁边,继续讲课,不需要有过多的肢体语言或者相关的表示,站一分钟就够了。
这样一来,他就知道老师已经注意到他了,老师在提醒他不要再睡了,但老师给他留了面子。在课堂上老师要尊重学生,对学生的一些不太好的表现,不要从消极的角度去理解,要从正常的角度去认识,然后用积极的态度去提醒、去转化,这样更有利于老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学生能感到老师的尊重,反过来,他们也会尊重老师。
有了这样一种相互尊重,师生之间就可以建立起信任感。如果有的学生实在是困顿之极,整堂课都在打瞌睡,无论老师怎么做都不能完全唤醒他,对这样的学生也不要在课堂上批评他,可以在下课后找他单独聊聊,了解一下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把情况弄清楚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不要在师生之间制造对立情绪,更不能让学生把我们变成他心里的“敌人”。
总之,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要尊重学生,善于运用感化的方法去转化学生。
现在是网络化时代,网络无处不在,作为互联网世界的原住民,学生与手机几乎不可分离,学生上课都带着手机,很多人在课堂上玩手机,而且还不亦乐乎。
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应该怎么办?
●孟老师的做法是利用手机进行教学。她说现在有不少软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知识点设计一些问题,请学生在手机上回答。教师在自己的手机端APP提出问题,学生扫描同样的问题,在自己的手机端APP回答问题。这就有效地利用了手机的优势,让手机为师生的教学服务。
●赵老师的做法是直接走到学生身边,站在他的旁边讲课,而且把他的手机收起来,下课以后找这个学生单独谈心,让他不要再玩手机了。
●张老师说,学生上课玩手机已成通病,有的教师上课前收走学生的手机,下课时还给学生。她有时利用手机对学生做一些测试,但客观上还没有找到有效的应对办法。
对新教师来讲,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也许是一种选择。将信息化手段引入课堂,比如,利用手机进行课堂测试,就像孟老师和张老师所说的,以此可以调节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实际上,大部分学生是愿意学习的,怎么才能把学生的手机变成教学手段和工具来加以利用呢?手机的功能远远不只是测试,它可以把课堂和外面的世界联系起来,可以把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更广泛的知识海洋连接起来。如果这么去理解手机的功能,在利用手机上就可以有不同的思路。
为此,老师要设计好教学,不只是设计教学内容,还包括怎么利用手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手机把现实的课堂与虚拟的世界连接起来。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就是信息化时代的教师,那种把信息化屏蔽起来,让现实的课堂远离虚拟世界,是一种回归传统课堂的做法,与时代精神不符。
所以,禁止把手机带到课堂上来,把学生的手机收起来,或者要求学生不玩手机,这些做法都不可取。正确的做法是运用手机把现实课堂和虚拟世界连为一体,让手机为师生教学所用。
小组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不敢组织小组教学,直接原因是小组教学往往把小组长变成了小老师,小组长忙得团团转,其他同学似乎没什么事情可干,或者说也不需要干什么事。显然,这样的小组教学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怎样才能让小组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
●孟老师认为,小组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完成小组的讨论工作,以敦促、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进行有效的学习。要组织好小组教学,前提在于有效地设定组内角色,做好分工,这样,大家都有事干,有明确的职责。要做好小组教学设计,还需要掌握设计方法。
●张老师认为,小组教学要明确任务目标,成果展现要合理;小组工作要根据学生人数和任务要求合理分组,防止任务过多或搭便车现象。
孟老师和张老师主要从老师的角度谈了组织有效的小组教学的方法。实际上,小组教学组织不起来,或者组织起来了,但只是少数人的事情,多数人没有事干或者参与不积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之一是学生不习惯小组学习、集体学习。
我国大学教学很少开展小组学习,平时做得少,没有形成习惯。老师在组织小组教学方面缺乏经验,不知道如何组织、协调、指导小组学习。小组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在合作中完成任务,在合作中培养团队意识、合作能力。在小组工作中,大家相互交流思想,求同存异,能够培养一种包容的品质[2]。
小组教学的目标是复杂多样的,是一种针对学生多方面素质发展的教学组织形式,所以,要把它利用好。如果只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就可以由一个人来做,不需要组织小组教学。小组教学的任务常常比较复杂,一个人完成不了,需要组织小组来工作,通过分工每人承担一部分,大家共同来做。通过这种集体参与的方式,让大家在集体合作交流中培养和锻炼多方面的素质。
从老师的角度来讲,除了要明确任务、要求,做好分工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对小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和指导,实时地掌控小组工作的进程,把握小组中每一个人的角色及其表现,有针对性地给予及时的指导,帮助小组成员解决他们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所以,老师不是把任务一布置就等着最后验收结果,而是要在小组工作进程中去帮助学生,教会学生怎么做小组工作。开始组织小组教学的时候,老师要特别重视,把问题想得细一些,工作做得扎实一些、周全一些。有了一两次成功的经验,学生就知道该如何开展小组工作了,老师组织小组教学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传统上,人们把课程教学的目的框定在知识的传授上,所以很多老师把传授知识几乎看做是课程教学的唯一目的,至于其他方面往往很少考虑。学生终归是要回归社会的,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们都需要熟练地与人交往,沟通表达能力就很关键。
这样看来,课程教学的目的不仅包括了知识的传授,还包括了其他很多重要的内容,其中沟通表达能力培养便是其中之一。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孟老师说,沟通表达能力包括学生说出自己所说,说出自己所想,能听出对方所说,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需要在教学中设计学生自我陈述、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以及学生在全班分享自己的学习结果或工作收获等教学环节,就是要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的听和说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赵老师采取了借鉴美国课堂教学中的课程报告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以及沟通表达的能力,在培养他们的专业素养的同时,锻炼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
●张老师认为,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很重要,课堂内外的书面小作业以及小论文可以发展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而学生的小作业可以在课堂上展示,相互交流、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以及老师的点评和总结等,都有助于学生锻炼口头表达能力。老师要注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于表达观念和思想,这一点很重要。
我国大学课堂上学生不爱发言,人称“沉默的课堂”。大家可以回顾自己的大学生活,如果没有机会担任班长、团支部书记,大家可能大学四年都是默默无闻度过的。对于学生而言,可以私下里夸夸其谈,但一到正式场合,就没有机会讲话。
由于缺乏正式场合发言或讲话的训练,他们碰到专业问题、学术问题或工作上的问题,要去跟人交流的时候,讲到专业术语的时候,就结结巴巴讲不清楚,逻辑混乱。不但讲不清楚,连写也写不清楚,包括很多念了硕士、博士的学生,讲和写都有很大问题。在写作的时候,一段文字句句可能都有毛病,包括观点、语法、句法、标点符号、逻辑等各种问题都可能出现。
学生从小学开始写作文,一直写到了硕士、博士,还写不出像样的东西。原因在哪儿呢?大学教学肯定出了问题。
在大学教学中,课堂上不提供机会给学生锻炼沟通表达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学生在考试的时候,他们擅长答名词解释、简答题、选择题、填空题,一到案例分析题、论述题往往就不会了,把论述题当简答题来答是一个最普遍的现象。学生不会论述,不会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思想,没有练习过如何有逻辑、有条理、有论据地把自己的思想表达清楚充分。几乎每一门课都是这样,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怎么能提高?!
作为老师,不论承担的是什么样的课程教学任务,都有责任发展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每一个老师的课都要为学生锻炼和提高沟通表达能力提供机会,要让他们写,要让他们说,把“沉默的课堂”变成交流互动的场所,把课堂教学变成学生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
把信息传递的课堂变成智慧的课堂,让课堂成为智慧激荡的地方。学生的智慧要通过他们的口、手和笔表达出来,师生互动交流,改变沉默的课堂教学范式[3]。
学习需要动力,如果没有动力,学生的学习是不可能持久的,学习还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学习动力问题与前面几个问题相关,但也有它的特殊性。
●孟老师说,会组织学生分享交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享交流各自的学习体会。她会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或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工作或思考,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在全班公开讨论。这是一个深度思考和深度讨论的过程。
●张老师说,要让学生有明确的专业方向、职业导向和人生规划,就是要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包括考研、考证、出国等。教师可以在课间或通过QQ和微信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现代大学教学已经实现了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转变,当然,我国大学的转变可能还只是刚刚开始。在不同的理念下,学生学习动力是不同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学生往往是被动学习的,学习动力不足现象比较普遍。不可否认,客观上有些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很足,但仔细考察就能发现,很多学习动力足的学生就是为了争取高分、拿奖学金、评先进、评三好学生等,还有的是为了转专业。如果只是为了这些目的,很多学生不可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学习的快乐在哪里?外在的东西,比如拿奖学金、评先进、考高分等确实能让人高兴,但学习的真正快乐不应该是这些,也就是说,它们不是学习的真正目的。学习的快乐在于解决了人生的困惑,知道了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理解了一些复杂的事物,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解决了不学习就不能解决的问题。为此,学生会感到快乐,会有无穷的学习动力。这就是我们说的内生学习动力,有了这样的内在动力,学习才是学生的人生所求。
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主要是社会性、功利性的目的,它从外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当把条件变成了目的,学习也就异化了。如果这种现象只是个别的,我们可以通过个别化的工作来加以化解;但如果成为了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学生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共性的问题,那就要特别重视了。化解学习异化现象,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使学生的学习回归初心,是老师需要面对,且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就学习而言,内动力是一种对知识的渴求,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自己变得更智慧,变得更有能力,并能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面对现实和未来,自信地迎接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在私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能够培养出这样一批学生作为老师才能体会到自己职业的乐趣,这就是教师职业的价值所在。
大学老师是所有社会职业中最好的一个职业,这个最好不是指待遇最高,或者工作最清闲。笔者把大学老师叫青春职业,社会上没有哪个职业比大学老师更具有青春性。
第一,我们所面对的是20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青春活泼、热情似火,跟这样的学生在一起总是充满青春活力。
第二,大学老师的思想和精神可以通过言传身教有效地传递到学生身上,实现代际传承。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把老师的思想、智慧、情感,甚至处世方式继承下来,这是一种非血缘关系的继承。
所以,大学师生关系在整个社会关系中是最持久的。但在现实中,好好的一个青春职业,被很多老师弄得不青春了,课堂上死气沉沉,老师应付上课,职业倦怠严重,工作平淡乏味;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原动力,不知道为何而学,学习应付、无趣。
所以,解决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要从教师身上找原因,首先解决教师为何而教的问题。只有将教师教学的内动力激发出来,才可能真正解决学生学习的动力问题。
学生的学习需要考核,考核本身也是很难操作的。从一定意义上讲,考核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对学生的学习不是暗示,而是明示,学生常常会冲着考核去学习。所以,做好考核工作很重要。
●孟老师说,要对学生进行多次的形成性评价,对学生每一次课程作业的完成情况、小组学习的参与等,都要给成绩。
●赵老师说,大学四年首先收获的是知识,可以通过各种考试成绩、各种证书来反映。还有就是收获如何做人,但这一点很难考核。
●张老师说,要将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结合起来。一般来讲,平时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期末考试也会好,总评也高。有的学生平时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但期末考砸了,就可以用平时的成绩平衡一下。
就考核本身来讲,它不是一个工具,而是教学过程行为的记载,是学生学习状态与结果的反映。笔者不赞成每次课老师都要花些时间来点名。点名的老师不是好老师,课堂教学时间太宝贵了,把它用来点名太浪费了,是不务正业,是在让学生虚度光阴,如果说有必要检查学生是否到堂的话,完全可以用其他更智慧的方式。
比如,采取布置和检查作业的方式,采取课堂交流讨论的方式等。只有把学生的课前学习、课堂参与、课堂贡献与综合发展结合起来考察,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全程学习状况。
所以,把过程考核和期末考察结合起来,是比较理想的,能够比较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果把考核利用好了,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彻底解决考核与学习、考核与教学“两张皮”的问题。
马克思指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由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真谛在于人格心灵的唤醒。如果大学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唤醒了学生沉睡的心灵,使他们成为一个个活生生投身学习过程的有智慧、有情趣、有情调的人,那么这样的教学就是优秀的教学,这样的教师就是优秀的教师。
注:本文根据作者2018年10月24日于汕头大学新教师入职培训所作专题报告整理而成,汕头大学高教所黄域协助整理。
【参考文献】
[1]别敦荣.大学教学方法创新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4):95-101+118.
[2]别敦荣.研究性教学及其实施要求[J].中国大学教学,2012(8):10-12.
[3]别敦荣.增加课程内容内涵: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根本[J].山东高等教育,2017(6):12-19.